设置建筑变形缝效果图






设置建筑变形缝效果图
1.应重点考虑采用整体刚度较好的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在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地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防震缝。缝宽50~70,缝两侧均需设置墙体,以加强缝两侧房屋的刚度。
2.建筑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
3.建筑物有错层且错层楼板高差较大;
4.建筑物相邻部分结构刚度、质量差别较大。
震设计时,高层建筑宜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避免设置防震缝。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
3.4.10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 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二者均不宜小于100mm。
2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 3 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可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4 8、9度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沿房屋全高在缝两侧各设置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5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
6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7 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否则应采取可靠措施。
3.4.11 抗震设计时,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均应符合本规程第3.4.10条关于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3.4.12 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大间距宜符合表3.4.12的规定。
联系方式
- 地址:泰州 兴化市合陈镇昌合路北
- 邮编:225700
- 电话:0523-83866598
- 销售经理:陈经理
- 手机:15312384598
- 传真:0523-83866598
- QQ:2498841819
- Email:24988418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