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防震变形缝供应






变形缝装置主要由以下几种组成:
1:金属盖板型变形缝(简称“盖板型”),由基座、不锈钢或者铝合金面板和连接基座、盖板的滑竿组成,基座固定在建筑变形缝两侧,滑竿呈45°安装,在地震力作用下滑动变形,使盖板保持在变形缝的中心位置。
2:金属卡锁型变形缝(简称“卡锁型”),盖板是由两侧的基座卡住,在地震力作用下,盖板在卡槽内位移变形并复位。
3:橡胶嵌平型变形缝(简称“嵌平型”),窄的变形缝用单根橡胶条镶嵌在两侧的基座上,称为“单列”。宽的变形缝用橡胶条+金属盖板+橡胶条的组合体嵌镶在两侧的基座上,称为“双列”。用于外墙时,橡胶条的形状可采用w线型。
4:防震型变形缝,防震型变形缝装置的特点是连接基座和盖板的金属滑竿带有弹簧复位功能,楼面金属盖板两侧呈45°盘形,基座与面板形状呼应。在地震力作用下盖板被挤出向上移动,但在弹簧作用下可恢复原位;内外墙及顶棚可采用橡胶条盖板,同样设有弹簧复位功能。
5:承重型变形缝,有一定荷载要求的盖板型楼面变形缝装置,其基座和盖板断面加厚,根据现场过重要求计算面板材质、厚度。
建筑变形缝是在建筑长度较长的建筑中或建筑中有较大高差部分之间,为防止温度变化、沉降不均匀或地震等引起的建筑变形而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将建筑结构断开为若干部分所形成的缝隙。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变形缝,因抗震等需要留得较宽,在火灾中具有很强的拔火作用,会使火灾通过变形缝内的可燃填充材料蔓延,烟气也会通过变形缝等竖向结构缝隙扩散到全楼。因此,要求变形缝内的填充材料、变形缝在外墙上的连接与封堵构造处理和在楼层位置的连接与封盖的构造基层采用不燃烧材料。
(1)在建筑设计时,应通过调整平面形状、尺寸、体型等措施;在结构设计时,应通过选择节点连接方式、配置构造钢筋、设置刚性层等措施。
(2)在施工方面,应通过分阶段施工、设置后浇带、做好保温隔热层等措施,来防止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降、地震作用等因素所引起的结构或非结构构件的损坏。
(3)当建筑物平面较狭长,或形状复杂、不对称,或各部分刚度、高度、重量相差悬殊且上述措施都无法解决时,则设置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也是必要的。
伸缩缝的设置,主要与结构的长度有关。“混凝土规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大间距作了规定,详见附录9,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大间距。当结构的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容许值时,应验算温度应力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沉降缝的设置,主要与基础受到的上部荷载及场地的地质条件有关。当上部荷载差异较大,或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相差较大,则应设沉降缝,沉降缝可利用挑染或搁置预制板、预制梁等办法做成。
建筑变形缝施工做法说明一:根据所选用的建筑变形缝装置的型号,规格,确定具体的施工做法,建筑变形缝装置主要分类:
1,楼地面变形(施工时主要防水变形缝盖板搭接为3公分,顺时针方向搭)
2,内墙、顶棚吊顶变形缝(顶变形缝盖板搭接为3公分,顺时针方向搭接,内墙通常上面的盖板压下面的盖板)
3,外墙变形缝;(施工时主要防水,变形缝盖板搭接为3公分,通常上面的盖板压下面的盖板)
4,屋面变形缝。(施工时主要防水变形缝盖板搭接为3公分,顺时针方向搭接)
二:建筑变形缝装置安装构造可分为滑竿链接及基座卡槽的两种。
中控滑竿型建筑变形缝安装时:滑竿通常为45度水平斜放。
基座卡槽型建筑变形缝安装时,中心板两边位置应确保在基座的中心位置。
三:任何建筑变形缝安装时都需要找平,找平情况根据建筑变形缝型号,基座高度而定。
四:建筑变形缝安装时以缝隙为中心,两侧对称按变形缝缝宽方样,可用墨斗弹线等方法定出固定基座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确定膨胀螺丝的位置。间距应符合图纸要求。
五:如果设计选配阻火带,应先安装阻火带,两侧先用钢钉及膨胀螺丝固定。在两侧与结构面接缝处及阻火带达接处用防火填缝胶密封。不应有间隙。
联系方式
- 地址:泰州 兴化市合陈镇昌合路北
- 邮编:225700
- 电话:0523-83866598
- 销售经理:陈经理
- 手机:15312384598
- 传真:0523-83866598
- QQ:2498841819
- Email:2498841819@qq.com